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定位应切合区域实际并着眼于在地区乃至国家发展链条上的价值体现。做大做强可以是少数较有基础和条件的城市的选择,但对于大多数区域性县区而言,“甘愿做小”可以是更具战略意义的选择,做小才能做精,才能体现城市特色。
特色化是小城市的价值所在。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依托中心城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带,使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城镇之间相互补充、依存、协调和共进,是我们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目前,一批具有独特产业优势的特色化城市带已经处于快速发展态势,城市带的发展在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成为一种城市化的主要形态快速发展。以昆山市为例,用当地人的话来讲,昆山“既具有都市色彩的田园风光,又具有田园风光的都市框架”。昆山城就是市中心,五个小城镇变成副中心,其他小城镇形成一个专业园区,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人流、财流、物流迅速在这里集聚,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脱颖而出,迅速崛起。昆山特色化的城市风格就是以城市带为依托,以周边特色化的产业中心镇为支撑,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功能的选择和培育,进而实现城市的特色化发展。
城市带的思路可以为区域未来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借鉴。城市带的主体是中小城市,这些城市以特色化的产业中心镇为支撑,进而形成特色化的城市风格,对于国内众多的中小城市来说,其城市化战略目标并不一定是大城市化,相反,而是小城市化或者说小城市特色化。即甘愿做小。剥离和转移不必要的功能而突出自己的特色。进一步说,中国城市的城市化价值就在于寻找到自己从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的整个价值链上的独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