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ICP备17088591号
  • 博客天地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腾讯微博
热点专题

有多少亏损的民宿,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精品酒店?

浏览:1235次    时间: 2019-05-11

现在,“民宿入住率下降、行业大面积亏损”成为很多媒体报道的焦点。


不少准民宿主忧心忡忡:到底要不要进军这个行业?民宿的未来究竟有没有前途?


更多人则在思考:为什么媒体经常报道这个行业“走下坡路”,但还有很多民宿高歌猛进,反差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我们的观察结果是,其实这些入住率下降或亏损的项目,大多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酒店,而不是民宿。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可以尝试来回答上述问题。





酒店是附属配套,民宿有独立人格

什么是民宿呢?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这个来自日本的舶来品,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或者闲置的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这个解释不算准确,但也诠释了民宿和酒店的诸多本质区别:

1、酒店的定位是住宿;而民宿的定位是度假。要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感受有别于以往的生活。

2、酒店的身份地位是景区配套,具有寄生属性;而民宿的使命是度假,是作为具有独立人格属性的业态存在。

3、旅游区酒店的命运,更多取决于景区,景区兴,则酒店兴,景区衰、则酒店亡;民宿也需有所依托,但更多的命运掌握在经营者手中。

4、部分精品酒店虽然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特色装潢,但本质仍是酒店,其空间及配套也就围绕着住宿而建。民宿的本质是度假,其配套和内容打造,更强调综合体验和时间规划。


事实上,也正是由于部分精品酒店的文化气息和个性风格,使得它看起来和民宿颇为形似。形似到这些酒店的主人,也真把自己当做了民宿。






连锁的、托管的民宿,还能叫民宿吗?

精品酒店和民宿形似,但形似和神似之间,仍有恍若天际的差别:

比如民宿讲究主人文化,但是大多数民宿的主人压根不在民宿住,只是雇佣几个小姑娘小伙子帮忙打理,那主人文化从何谈起?

再比如,现在很多民宿搞连锁化经营,或者托管经营,从商业上讲,这不啻为一种聪明的选择。

但是连锁的、托管经营的民宿,在个性化上和主人文化上怎么做,从民宿温度上怎么做?你能复制团队,你能复制主人?你能复制模式,你能复制温度?

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些质的差别,使得很多“伪民宿”即便在风口中也很快走下神坛。顺便还让很多真民宿跟着惹了一身骚。




没有庄园化配套的民宿,都只是酒店


为什么要这样细究客栈和民宿区别?当然不是要做学术探讨,而是想告诉很多投资人,民宿应该怎么做?

前不久,一位朋友兴奋滴给我电话:我要在老家一个4A景区旁边做个民宿。

我问:为什么要做民宿呢?

他说:我去古北水镇看了,那里的民宿生意非常火爆。我老家这个4A景区生意还算不错,也有山有水,水面比古北水镇还大,做民宿一定火。

——这两年,像这样看到某地民宿很火,也想找个地方开民宿的人非常之多。但是他们的投资决策逻辑又明显存在问题。其根本就在于把民宿和酒店混为一谈。



古北水镇的民宿,准确应该叫精品酒店,生意的确很火。但是他们的生意是建立在古北水镇庞大的客流之下。

这还不是关键,毕竟很多地方都有引流能力。最关键的是,整个古北水镇提供的度假产品内容,时间规划做的是三到五天。换言之,你在古北水镇呆上三五天,不会生厌。

有了如此长的产品线,有丰富的乡村内容可以体验,相当于古镇给所有酒店做了一个强大的配套,于是,生意想不好都难。

这一点,很多传统景区很难做到。大多数传统景区,特别是4A以下景区,游客不少,但景区时间规划基本都是半日或者一日的内容,并且还存在明显的淡旺季问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游客大半天就游览结束,他们有什么理由留下来住价格不菲的精品酒店?何况,到了晚上外面一团漆黑,只能呆在房间看电视。





顺道插一句,为何近两年莫干山地区的民宿状况大不如前?其中重要一条原因就是莫干山景区的产品线很短,几乎就是一二日游的长度。

同时呢,莫干山大多数民宿本身仅仅是提供住宿,没有足够丰富的度假产品补充,那么很自然地,入住率持续走低也就不足为其。

所以严格来讲,莫干山地区的民宿,其实多数也只是精品酒店。


理解了古北水镇和莫干山的案例,也就回答了那位朋友的问题:依托传统中小景区做民宿,行不行?

答案就是:不要去做酒店,而要做真正的民宿,也就是庄园化民宿,补齐传统景区休闲度假产品线的时间规划不足。

面对产品线很短的传统景区,我们当然无力改变他们。因此只有努力让自己的民宿庄园化,也就是增加休闲体验配套,拉长时间规划,才能增加度假的动力,变相地增加住宿时间和客单价。



庄园化民宿,是小景区由观光向度假升级的最佳突破口

其实,回答完这个问题,也就顺带解决了另一个问题:传统小景区的出路问题。

目前,传统旅游大格局已定,小景区再努力,想逆袭几无可能。靠增加一些玻璃栈道、滑索、花海等项目吸引人,也只是略做营生。

怎么办?其实如果区位资源良好,向休闲度假转型,发展庄园化民宿集群,就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途径。

相比传统大景区,小景区自然资源逊色不少,但相比一般乡村还是拥有巨大优势。这时,放弃景区定位,把景区当作附属配套,主动做乡村度假产品,原本的劣势就会立刻扭转为优势。

这不就是田忌赛马的套路吗?当然,现代人叫跨界竞争。

  • 粤ICP备17088591号
  • 博客天地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腾讯微博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13538067656

官方二维码